晉末長劍

孤獨麥客

網遊小說

第壹章 征辟雨後乍晴,霞滿西天。伊水北岸零零散散立著幾個人,似乎在欣賞夕陽。其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六章 迂回

晉末長劍 by 孤獨麥客

2025-1-8 21:03

  地平線上遠遠出現了壹隊人。
  他們牽著戰馬步行,小心翼翼地避開著農田。
  去年秋天種下的小麥即將收獲,卻已被毀得不成樣子。
  壹部分田地光禿禿的,顯然被人收割走了——多半是鮮卑人。
  壹部分被踐踏得體無完膚,倒得到處都是。
  田裏有人在收割,多半是拿來餵養牲畜,人是吃不了了。
  今年春天播種的粟長勢稀稀拉拉,同樣被踐踏過,但應該有點收成。
  河邊有牛羊的屍體,上面圍著蒼蠅,顯然死去多時,卻不知為什麽沒被人吃掉。
  總之——挺慘的。
  騎兵身後還跟著壹長串的馬車,車上滿是軍資糧草。
  馭手、夫役多來自秀容、靜樂二縣,他們滿面愁容,心事重重,顯然不怎麽樂意。
  車隊很快在壹處當道而設的營柵前停了下來。
  不知道從哪裏來的頭裹黃巾的兵士,站得滿坑滿谷都是。
  他們有的人正在列陣操練,軍官不停逡巡著,反復糾正著他們的動作。
  有的人則奮力揮動鍬鎬,挖掘壕溝,修築土墻,擺放鹿角,壹副嚴防騎兵突襲的模樣。
  營地內有軍官走了出來,先把新來的義從軍騎兵領到壹個山谷中,那裏有粗粗搭好的營房,還有泉水飲馬,附近更有壹個草料倉。
  “小心點,別讓鮮卑人摸到近前而不得知。”臨走之前,軍官叮囑道。
  “什麽話?我就是鮮卑人,難道自己殺自己?”新來之兵中有人說道。
  此言壹出,個個都笑了。
  現在的義從軍有近七千騎,接近四成是鮮卑人,只不過他們屬於段部鮮卑,而不是拓跋鮮卑罷了。
  剩下的多為羯、烏桓乃至當年從關中招募的雜胡,漢兵反倒沒多少了。
  但漢兵沒幾個,軍中口令卻是晉語,讓人很不習慣。
  軍官也笑了,道:“好好廝殺吧。”
  說話間,有人端來了幾盆乳酪。
  眾人壹點不客氣,紛紛從鞍袋內取出木碗,直接舀著喝。
  走了許久路,都沒舍得騎馬,腹中早就饑餓無比,此物正好。
  “之前打得怎麽樣?聽說妳們被沖垮了?”說話之人壹邊喝著人家送來的乳酪,壹邊口無遮攔地問道。
  果然,帶他們來的軍官臉上掛不住了,只道:“山谷中驟然相遇,壹時大意,被沖散了。散失了些河谷中的牛羊、糧食,無大礙。賊人壹度想沖我們的牧地,攻上山阪時被擊退。”
  義從軍官兵們壹邊吃喝,壹邊聽著。
  此人說話怕是不盡不實。
  拓跋鮮卑仰攻山地,確實比較困難,因為不是每時每刻都沖得起來。這個時候,往往是弓騎兵更占優勢,羯人或許與他們沒有太大差距,在保衛家園的情況下,士氣相對旺盛,能擊退敵人的進攻。
  就像匈奴人在岢嵐、西河乃至平陽西部的山中擊敗拓跋普根壹樣。
  但匈奴人在晉陽贏過拓跋鮮卑嗎?沒有。
  因為晉陽地勢平坦,匈奴騎兵打不過鮮卑騎兵,這就是現實。
  羯人差不多也是同樣的問題,不過他們近戰比匈奴強壹些。最終結果也顯示在外面了,河谷的農田被破壞得壹塌糊塗,山上的牧場倒是保留住了。
  要想和拓跋鮮卑對沖,還是得他們來。
  不過,看河谷中正在大修營寨的樣子,似乎不打算和鮮卑騎兵硬碰硬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撈到與敵人硬沖硬打的機會。
  ******
  天池宛如壹面藍色的鏡子,鑲嵌在連綿群山之中。
  森林、白雲、飛鳥倒影在鏡中,宛如壹幅濃墨重彩的油畫。
  “嘩啦!”邵勛將竹簍倒向湖面,數條大魚甩著尾巴,壹眨眼就不見了。
  天池是高山湖泊,附近其實還有二十幾個大大小小的湖池,與天池壹起構成了這個高山湖泊群。
  站在湖畔邊,景色美不勝收,更兼視野開闊,讓人心曠神怡。
  邵勛對天池沒什麽了解,唯壹的印象還來自後世。
  齊後主與馮淑妃獵於天池,周師逼平陽,晉州告急,從旦至午,驛馬三至,後主“更獵壹圍”。
  這個事情實在太有名了,同時也說明了天池的魅力。
  尤其是北朝君主,喜歡帶著文武大臣、幾萬兵馬四處巡遊,天池經常是光顧之地。
  魏孝文帝來過,高歡來過,高洋來過,高緯來過,隋煬帝也來過……
  楊廣甚至在此置汾陽宮避暑,用了壹次以後再也不用了,四個月後巡視北塞,被突厥始畢可汗帶來的大軍圍於雁門,父子抱頭痛哭。
  邵勛這種亂世兇人的勇氣不是楊廣可比的。
  站在天池邊,遠遠可瞧見丘陵中隱約可見的敵騎,他卻依然有閑情逸致在這裏釣魚,且氣定神閑,沒有空軍。
  劉昭畢恭畢敬地站在壹旁,軍謀掾張賓正向他講解禦敵之法:“汾水通舟楫、木筏,五月秀容有麥收,可經汾水轉運至靜樂、天池,後顧無憂。步卒於山下立營柵,當賊通路。府兵驍銳,黃頭兒忠勇,有此八千余步卒,拓跋氏必不能破,只能繞山迂回。府君便可大起兒郎,於阪道之上馳射,擊退賊軍。”
  “張公。”劉昭彎腰行了壹禮,問道:“秀容那點糧,怕是無濟於事,還得朝廷轉輸糧草。”????張賓嘆了口氣,道:“大王已經下令,會盡力籌措的。”
  劉昭卻不信。
  現在最大的癥結就是糧草匱乏,守不了多久。怕是打到最後,他們要被迫宰殺牲畜,寅吃卯糧,不過日子了。
  “實在不行就殺牲畜。”果然,邵勛在壹旁開口了:“放心,只是壹時乏糧罷了,再過數月便沒那麽缺了。殺壹只羊,我給妳補二十斛糧,絕不食言。”
  劉昭心下稍安。
  “劉府君,可不能再退了。”張賓在壹旁說道:“大王給妳益兵,就是要堵著這壹路。若此路告破,賊軍順勢而下,直撲靜樂、秀容,則局勢大壞,屆時定有人要擔責,府君宜細思之。”
  劉昭被說得面紅耳赤。
  太原西北就兩條南北向的大路,全在岢嵐郡境內,其中他扼守的是最寬闊、最便捷的壹條,之前居然被鮮卑人壹舉突破。
  幸好人家沒能清理掉兩側山上的人馬,後路受威脅,撤回去了,不然還真會捅大簍子。
  邵勛在壹旁默默盤算了下兵力。
  留守嵐谷兵力為兩個龍驤府(2400)的府兵及部曲,外加黃頭軍五千人,賬面總兵力近萬,實際也有九千,分駐縣城和營壘。
  其他兵力則被他帶來了天池及管涔山壹帶。
  計劃中留守此地的兵力比嵐谷稍多,兩個龍驤府的府兵及部曲、黃頭軍五千,總計近萬人,建制較為完整。
  剩下的兵力他打算帶著東行,計有銀槍中營六千人、黃頭軍萬人、義從軍二千,前往晉陽。
  那邊補給方便壹些,雖然當地也沒多少存糧。
  算來算去,最大的問題還是並州殘破。
  連續兩年大雨,想搞建設都搞不起來。而並州無人的話,北邊這壹連串的防禦體系就沒法建立起來。
  像他這次北巡,如果沒存著操練黃頭軍將士的心思的話,壓根不會帶這麽多人北上。而如果不帶這麽多人過來,拓跋鮮卑長驅直入,是壹定可以抵達晉陽、離石城下的,再遠就要看他們的補給能力了。
  晉陽、離石以北,幾乎等於不設防,北方邊塞體系形同虛設,這就是現實。
  邵勛在湖中洗了洗手,正要離開,卻見舍人劉白奔了過來,神色焦急道:“大王,石嶺關潰了,拓跋氏直逼晉陽城下。”
  邵勛心下壹緊,問道:“如何潰的?”
  “賊騎繞路至石嶺南麓,以輕騎剽掠鄉裏,襲擾輜重部伍。”劉白說道:“齊人壹見鮮卑鐵騎,盡皆潰散。石嶺關被前後隔絕,兩千守卒奔往山中。”
  “劉靈呢?”
  “劉將軍緊閉晉陽諸門,嚴防死守。”
  嚴防死守說得好聽,其實就是困守孤城,不敢野戰。
  當然這也不怪劉靈。
  他就五千步卒,派了兩千守石嶺關,剩下三千留守晉陽都十分勉強,自然不可能再出城浪戰。
  若被人壹戰擊破——幾乎是必然的事情——晉陽必然保不住。
  “傳令,即刻南下。”邵勛讓人牽來馬匹。
  ******
  聚集在晉陽城外的敵騎越來越多,且十分囂張。
  許是知道劉靈不敢出戰,他們甚至堂而皇之地在野外放牧馬匹牛羊,並遣人收割尚未成熟的莊稼。
  入夜之後,壹批人悄然向西,沿著汾水河谷上溯,壹人三馬,攜十日幹糧,狂奔而去。
  他們的速度非常快,數日間沿著相對平坦的河谷地奔行了三百裏,很快進抵秀容以東十裏處。
  水草豐茂的河谷處,剛剛下山準備收麥子的諸部牧人們目瞪口呆地看著這壹切。
  不用任何人吩咐,早就劫掠、仇殺慣了的他們,立刻讓家人牽來馬匹,拿來器械,準備迎戰。
  鮮卑騎兵遠遠勒馬。
  片刻之後,壹身著紫袍的騎士策馬而前,仔細看了看,罵道:“小心再小心,還是讓賊子們發現了。”
  說罷,喚來幾人,道:“去,想辦法抓幾個生口,看看這裏都有誰。”
  步六孤氏攻嵐谷不克,折損了數百人,大失臉面。
  殘兵退回去後百般辯解,說遇到了邵賊本人,故進攻受挫。
  消息自平城傳到他們這壹路後,他是不太信的。
  邵賊為什麽來這裏?鳥不拉屎的窮山溝,來這裏幹嘛?
  攻破石嶺關時,他們也抓獲了壹些晉兵散卒,拷訊之後壹問三不知,根本說不清楚邵賊在哪裏,這就更讓他懷疑了。
  但他也沒有完全不放在心上,這會逮著機會,自然準備抓幾個活口,再拷訊壹番。
  若邵賊真來了太原,嘿,沒準是個圍住他的好機會呢。
  分派出遊騎後,此人又找來幾個信使,低聲道:“妳等持此信物南下,找尋幾個故人。他們未必還在原來的地方了,聊為找尋壹下吧,找不到就算了。”
  信使拿了信物和地圖,在向導的帶領下,悄然離去。
  遠處的秀容縣已經四門緊閉,城頭人影幢幢,鼓聲不斷。
  這才過去壹年多,秀容又迎來了戰爭。
  (本章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