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怪書

金色茉莉花

網遊小說

青石板路,斑駁墻角,壹條潺潺溪流,溪邊連綿的粉墻黛瓦。跨溪壹座舊石拱橋,橋上壹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11章 偷得半日閑

誌怪書 by 金色茉莉花

2025-2-13 18:45

  食銀鬼這頓吃了十兩白銀,說是剩下的分幾頓吃完,便回了木雕中。
  “扶搖幫我開窗可好?”“可好!”
  狐貍縱身壹跳,便去打開了窗。外面已是耀眼陽光。
  林覺橫坐長榻之上,背靠扶手,以壹個十分舒服的姿勢,取出古書翻開。”嘩.”
  上面果真多了新的壹頁——石封術,五行法術。
  施展此術,無論花草樹木,人鳥獸魚,除飄忽、松散、流動之物,除金以外,都可被封入石中。
  初學者吐氣施術,可將人體表面化作土石,持續片刻;再學則念咒手指施術,可將人全身化作石頭,持續半日數日;高深者無需念咒,可同時將面前之物皆變作石頭,持續數月數年;大能者封人為石,天荒地老。
  若與他人鬥法,自身道行越高,造詣越深,法術越不易被抵擋掙脫。修習此法需與土行靈韻有感。
  ”金..”
  這裏說的金應該是指金屬。
  至於那些飄忽松散流動之物,想也覺得正常,人總不可能將水和雲霧也封入石中。“果然..
  此法果然與定身術有部分重合。不過也只有壹小部分。
  這門法術修得不高深,便如定身術壹樣,可以限制困縛對手。不過定身術困得急強而短促,它困得慢弱而緩長,若是在鬥法中,定身術再怎麽施展也就是那壹瞬間的功夫,它則可以多次施術,疊加效果。
  壹口氣使人手臂皮膚變成石頭,想來就算不至於完全不能動彈、不能掙脫,也會受到影響,或者掙脫之後會受傷。石封術卻還可以接著吐氣,再封另壹只手,再封身體封雙腳。
  若往高深去修,越是往後,與定身術的差別還要大些。
  “這門法術倒是能學,用不用得上暫且不說,我學起來應該會很簡單。”
  此時的林覺已經學會了山壓頂、點石成將和與石封術很相近的化石法,這裏面很多道理都是通的,據他推測,學來應該容易。不過更容易也更需要的該是小師妹。
  林覺如是想著卻聽房中壹陣咕嚕嚕的聲響。像是石頭在地板上滾動。
  轉頭壹看壹—
  自家狐貍正在房間裏來回折返的跑跳,同時用爪子撥著壹個小球,它先是從壹邊用爪子壹撥,使得小球滾向前方,接著立馬縱身壹跳,修長的身體便在空中劃過壹道彩虹似的圓弧,趕在小球之前跳到另壹邊,壹轉身剛好攔住小球,又把它撥回去。
  周而復始,自娛自樂,不亦樂乎。林覺卻直盯著那顆小球。
  那看起來像是用碎布揉成的球,不知它是從哪找來的布,不過此時的布球卻似乎變得堅硬,也保持著圓滾滾的形狀不散開。林覺待球滾向自己這方,距離自己不到三尺之時,便將手壹攤。
  隔空取物!
  狐貍乘風躍來,剛好落地,落地之時,習慣性的將爪子壹撥,可卻撥了壹個空氣。”?”
  狐貍大驚。
  怎麽最近總是鬧怪事?
  擡頭左右環視,終於在林覺的手中看見了自己做的小球。狐貍不說話,只走過去仰頭把他盯著。
  林覺則是剛壹上手就確定了,這確實是個布球,團成布球之後,又被變成了石頭。因為布本就薄而透氣,壹口氣下去,幾乎將整個布球從內到外都變成了石頭。
  看來自己不用深研這門法術了。“妳倒聰明。”
  林覺誇耀的倒不是它得到了那地角蛇的本領且這麽快就會用了,而是它用得巧妙,居然能自己想出這份用法。隨即將球壹丟。
  刷的壹下!
  壹道白影飛出,隨球而去。
  不壹會兒,球又滾回了他腳邊。
  林覺今天上午本來是打算研習壹下這門法術,並確定自己那兩個梨祖木心做的雕像雛形先用在哪兩位好漢身上,下午就好開始雕刻制作,如今不由得停了下來,只用這球逗它玩耍。
  剛開始只是用手扔,後面覺得這樣太慢,跟不上它,便為這石頭布球附著壹道法力,念咒催使著它四下飛行移動,狐貍則跑著去追。
  這下好了,還練習到了咒禦。
  前幾日壹直忙碌,所遇到的事也不是什麽輕松有趣的事,托了扶搖的福,偷得半日閑,偷得半身輕。..
  兩日之後。
  院中梨樹竟然在這深秋開出了花,花香清淡,不湊近聞很難察覺,卻也怡人。
  村中之人都覺得奇異同時見到這般神仙法術,心中也不禁多升起了壹分希望。美好之物與神仙之事都是安慰人的良藥。樹下楊老先生手拿拐杖坐著,肩上落了幾朵雪白花瓣,對師兄妹二人和羅僧詳細述說自己知曉的事:
  ”此事還要從老朽壹位侄兒說起。”他在芳花縣得罪了壹只妖怪。
  “老朽那位侄兒本在朝中做官,奉命去往芳花縣巡查的過程中,發現當地人信著壹個神,叫做綠水仙翁。那仙翁在深山幽谷中有個祭臺,祭臺背靠壹個高不見頂的山崖,四周皆被蘆葦大樹環繞,又常常起水霧,據說最虔誠的信徒去了那個祭臺,誠心打坐,沒有多久,就會忽然飛起。
  “當地人都說,那些信徒是飛升上天,去做神仙去了,因此每月都有很多人爭相去坐。“也有很多人都曾親眼目睹。”
  老者說著將目光投向了林覺和小師妹,見這二位真道皺起眉頭,便知曉天下間確實沒有這等成仙之事。旁邊羅僧亦是面無表情,也不接話。
  楊老先生便繼續如是述說:
  “我那侄兒雖知曉這世間有妖鬼神靈,卻也不信天下問有這等好事,要親眼去看。
  “他自幼聰明,別人都在前面看,他偏爬上懸崖,去了另壹面。撥開雜草,說是看見有妖怪施法,將人憑空捉起,從山崖的另壹邊扔進河中。“大驚之下,他跑回來告訴當地百姓,卻被那邪神的廟祝指責,百姓也不相信他。
  “當天晚上,妖怪便托夢來,警告他不要再說這件事。
  “我那侄兒品行嚴直剛強,並不怕它,只說自己是朝廷要員要是死在這裏,朝廷再怎麽也不會容它!與它對峙!“妖怪忌憚,便用另外的方法警告他。
  “兩位道長或許有所不知,我們楊家雖比不得壹些千年世家來得顯赫,卻也在這裏幾百年了,近些年來族墊請了名師,也出了不少人才,因此此時在京城乃至整個秦州也是薄有名氣。”
  羅僧在旁邊聽得點頭,表示認可。林覺沒有說話,只示意他繼續說。
  “那妖怪知曉我那侄兒出自潤澤楊氏,便威脅他說,要禍害掉楊氏的根。我那侄兒雖然不怕,卻也寄了信來,讓我們多多提防,卻哪曾想,那妖怪竟如此的歹毒,又有如此心計..
  “看來那妖怪是利用了此地壹直存有的那頭黑僵。”羅僧分析著道,“也可能還有別的妖術在裏面。”“嗯。”
  林覺也是點頭。
  那黑僵不會說話,且已死了,這等事情本來就查無可查,如今便更難查明了。
  “羅某自打辭官之後,就壹直四下行走,見識這些妖鬼奇事,這等事情,怎麽也得去看看。”羅僧果斷說道。“在下也有意去。”
  “羅公與兩位道長若是願去查看,無論老朽那侄兒說的是真是假,我們楊家都願再籌足壹筆路費盤纏,獻給羅公與道長。”老者立馬開口道。“這就不必了。”
  “老先生回去休息吧。”
  老者只好站起身來,抖落身上梨花,又擡頭以那渾濁雙眼看壹眼這滿樹的花,顫巍巍往回走去。就在談話之間,蛇角已曬幹了。
  羅僧手在簸箕上面撥動,眾多吸毒石發出幹而脆的聲音,像是許多鵝卵石在碰撞。羅僧當即用那兩名江湖好漢試了試。
  林覺也在旁邊認真看著。
  只見壹塊吸毒石貼在那兩名江湖好漢其中壹位的傷口上,原來有些偏灰偏幹的色彩慢慢變暗變濕,江湖好漢已經腫起的傷口反倒慢慢消了腫,甚至恍惚間那壹抹黑色也在緩慢退去。
  林覺畢竟是修道人,查探得更仔細。
  江湖好漢傷口中的屍毒屍氣確實是在減少,反倒是這吸毒石顏色略有加深,中間屍毒屍氣堆積,連帶著陰陽靈韻都有變化。那“瑤華娘娘”沒有騙他們。
  如此說來,她應該真是瑤華娘娘那邊的。“真的能行!”
  羅僧也是松了口氣。
  四周之人聞言則是壹片喜色,至於那些躺在地上曬太陽的人,更是劫後余生。又過幾日,村中屍毒盡除。
  林覺對這吸毒石也摸索得很清楚了。
  唯壹遺憾的是,這吸毒石雖能清洗過後重復使用,卻不能無限制的如此下去,它的效果會越來越差,直至碎裂。否則倒是可以做個傳家寶了。
  林覺背了壹些只用過壹兩次的吸毒石,已經到了要離去的時候。
  楊家村不知多少人來送他們。
  林覺對那頭水牛行禮道別。
  那兩個身上纏著布,毒去了但傷還沒好的江湖武人留在村裏,也與羅僧互相拱手。轉身壹走,便離開此地。
  不知不覺已是深秋。
  不知是哪場秋風所為,就連山上欒樹的果葉也落盡了。壹匹馬兩頭驢子踩過鄉間落葉。
  “芳花縣我也知曉,距離這裏有幾百裏路,也在魏水河邊。”羅僧面容滄桑,聲音沈定,“等下會路過潤澤縣城縣衙裏還有壹筆賞錢,二位可以與我壹同過去,也可在城外等我,待我去領了咱們平分。”
  “便辛苦羅公。”
  林覺說著壹頓,註意力卻都在那“魏水河”三個字上:
  “聽說魏水河原本有位河神,不過卻被壹只妖怪給殺害了,羅公可知此事?”
  “不知。”羅僧說道,“羅某雖行走江湖,斬妖除魔,卻只知哪個神靈靈不靈,哪地妖怪兇不兇,能經得住幾刀,不知這些神仙妖鬼之事。”“那羅公也不知曉‘龍王’了?”
  “這倒聽說過。” “嗯?”
  “是從壹只將死的妖怪口中聽說的,似乎是此地作亂的妖怪中的頭頭。”羅僧說道,“羅某不知那妖怪在哪,否則也找過去,壹刀砍了它。”“羅公好氣魄。”
  “道長是說,傳聞中那殺害魏水河神的妖怪,就是這龍王?”“道聽途說。”
  “嗯..”
  羅僧也敏銳察覺到了不對。那事似乎就在魏水河邊。
  隨即壹行人沈默行走,提刀的滄桑武人壹直走在前面,看著倒像是身後兩個道士的護道人。路過潤澤縣城,又分壹筆賞錢。
  驢兒背上的竹筐倒是越來越沈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