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柯棋緣

真費事

歷史軍事

幽靜的山林鳥語花香,山中溪邊清涼的氣溫也令人倍感舒適。 壹群人在這裏忙碌,嬉鬧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64章 評書說

爛柯棋緣 by 真費事

2021-4-9 14:08

  等壹車兩馬七人離開後沒多久,靜靜坐著的老者才開口。
  “先生讀外道傳,對其書有何見解啊?”
  見解?計緣的第壹反應自然是好看有趣漲知識,但這種說法出去當然不合適,而且這本書好是好,有些地方還是挺別扭的。
  低頭看了看,正好已經重新看到了之前無意間翻到的水澤精怪的壹部分記述,想必老者應該也瞥見了的。
  聯想書上頭的壹些內容,最顯眼的部分是對妖類惡感極深。
  拿龍蛟來說吧,本來嘛也沒啥,上面寫大蛟走水之類的內容確實有遺禍蒼生之嫌,作惡的就更不用說了。
  但書上對有龍蛟之屬行雲布雨的惠澤舉動,表面上言壹句“善”,可壹旦這種行布之中出現失誤,比如某小蛟駕雲不穩,甩尾威勢成龍卷,掃榻壹些民房,那麽壹種“妖就是妖”的感覺就明顯出現在字裏行間。
  而這只是書中的壹小部分,通篇類似之處絕對不少,用上輩子的話說就是,成書者缺乏壹定的客觀性。
  正常情況下,這其實也不影響壹本書好不好看,計緣不就廢寢忘食看了這麽久,但現在有人問了,這部分別扭感就上來了。
  看這位老先生的樣子還算講理,如果是仙神之流自然好說,即便是妖是魅,計緣覺得自己那別扭之處說出來也應該會順耳才對,所以略作猶豫就直言了。
  “外道傳壹書我得之時日尚淺,閱之迷醉手不釋卷,好書自然是好書……”
  贊美之言說到這,計緣望著那老者沒什麽反應的樣子,話鋒壹轉。
  “然此書的甚多瑕疵不免令人遺憾!”
  “不知有何瑕疵之處?”
  計緣眼睛壹瞇,身體從懶散狀態坐正嗎,將書放到膝蓋上,並整了整衣冠,這壹系列的動作代表所要講之話並非隨口戲言了。
  “此書妙則妙矣,卻也處處是偏見,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人明白的道理成書者豈可不明?然書中敘事涉及精妖多有失偏頗,實在可惜可嘆!”
  “哦?”
  老者眼睛壹亮,從靠坐石壁的松散狀態直起背,面向計緣正襟危坐。
  “先生可否細說?”
  “呵呵,又有何不可,難不成老先生還能正巧是那成書之人,會對在下拳腳相向?”
  計緣這詼諧的壹問,也將老者逗得壹樂。
  “自然不是。”
  “那在下更放心了,也就直說了。”
  “哈哈,先生但講無妨!”
  看老者心情開闊的樣子,計緣也就放寬了心,臉色壹肅。
  “誠然草木禽獸山精妖怪多有害人之舉,可以偏概全絕不可取,書中有王郎救貓妖,貓妖化人欲委身王郎為妻,後有富戶貪其美色對王郎多有加害,終使得王家家破人亡,貓妖遂殺富戶壹家為王郎報仇,全篇千言,後兩百言雖略提人心險惡,但妖物害人之說權重頗深!”
  “計某,甚是不喜!”
  不等老者說話,計緣將書展開,翻倒水澤某頁。
  “此處有言,千秋國半境之地曾遇連年大旱,成書者言此乃天數,國人月月往須侗江祭祀牲畜祈雨,有蛟龍之屬久食祭品,欲興風布雨逆天而行,後遭劫數纏身,成書者只言妖物不可開化!”
  “呵呵呵……”
  計緣冷笑了幾聲,沒有直接說什麽觀點,但那種笑聲表達的諷刺之意卻極其鮮明。
  “凡此種種書中尤有不少,除仙道而無正行乎?可笑至極!”
  說到這計緣也不打算繼續說下去了。
  “罷了罷了,不提也罷,徒惹人憤慨。”
  老者見計緣掃視外道傳內容那份隨意和從容,又聽其之前那種犯忌諱的言語,對計緣升起壹股莫名淡淡的欽佩。
  石窟內短暫恢復了安靜,計緣再次看書老者後靠靜坐。
  大約過去壹盞茶的時間,安靜被再次打破。
  “先生可知此處石壁之名?”
  計緣放下書,下意識掃了壹眼這個洞窟才回答。
  “似謂之……臥龍壁。”
  “然也!”
  老者沒有起身,舉起手虛虛丈量了壹下石窟的高度,眼神中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先生可知這臥龍壁的由來?”
  這計緣哪能知道,看看這豌豆壹樣的形狀,形似說不上,難道是有什麽寓意?計緣的思維開始發散了。
  不過身旁的老者沒等計緣想到什麽就繼續開口了。
  “大約三百年前,在此處地下千六百尺,深埋壹幽潭,有螭蛟臥伏於內。”
  計緣心中壹動,再次看向這石窟。
  “那壹年亦是芒種,螭蛟自覺修行圓滿,欲走水化龍!”
  老人眼神同計緣古井無波的蒼目交互,頓了壹下才繼續敘述。
  “蛟龍之屬走水,動輒傾淹大地,可螭蛟修行年深日久,數百載的期盼方等來那壹刻……那年芒種前,滂沱大雨半月不絕,德勝府境起水患,螭蛟引水破土而出,禦澤潛水而行,漫波三府之境!”
  老者說到這裏停歇了壹下,靠在背後石壁上緩緩撫須沈默了許久。
  “哎……所過之處生靈塗炭啊!”
  計緣像是能感受到這幾個字的沈重分量,想象著那三百年前的滔天洪水。
  即便是上輩子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又擁有動力強勁的船只和飛機,快速反應的人民子弟兵,但洪水依然是可怕的猛獸,更何況是三百年前的這裏。
  老者拍了拍背後的石壁對計緣道:
  “此處石壁,正是因當年螭蛟破土而出的威勢被掀出地底,原是螭蛟幽潭邊所臥之處,當年事後,德勝府多有走蛟傳言,此後數十載,地穴之洞已平,天下大亂兵峰起,這石壁及其名倒是流傳了下來。”
  計緣皺著眉頭沈默了壹會,猶豫許久最終還是問了壹句。
  “曾聽聞稽州有仙府,名曰玉懷山,走蛟之時,可有修仙之人前來?”
  至於來幹什麽,自然可以是前來救人或者制止蛟龍,又或者有能力的話,施展妙法控制水患,或者將當初的蛟龍敲打得清醒些,哪怕就是直接斬蛟也是行的,但這些計緣沒說明。
  老者不知有沒有聽出計緣的言下之意,只是感嘆這繼續道來。
  “蟄伏數百載,壹朝得自由,螭蛟的興奮可想而知,興風作浪之余自然引來仙道高人……嗤……”
  這老者說到這裏居然嗤笑出聲,讓計緣頓時更加搞不清楚狀況,妳這老先生,到底是那來的仙道高人還是說和那曾經的螭蛟有關系?
  “那些曾經的仙道高人不提也罷,若說令當時螭蛟印象最深者,當屬杜明府城隍,金身碎裂壹怒擊,打醒了螭蛟,引其看洪峰之孽……”
  老者話語微頓,後又繼續。
  “修行之艱大道之難,以己命奮未遂之勇,何其可悲,何其可敬也!”
  聽到這裏,計緣對這位老者的身份的猜測已經有了壹定傾向了,就不知是不是正主。
  “那麽敢問老先生,此螭蛟是否化龍成功,其後三百年又如何行事?”
  “自然是成了,匯水入江蛟遊大海,其後百年終化龍!”
  說到最後壹句,老人話語中氣勢略盛,隨後又緩和下來。
  “自化龍成功,兩百年來,為稽州行雲布雨,兩百年豐雨不見天旱,更是多有約束江河水澤之族……”
  說到這裏,老者轉頭望向計緣。
  “先生以為,此龍所做如何呀?是否如這外道傳上所言?”
  即便是以如今計緣的心境,仍舊不免在心中發顫,這是真的遇上了不得的存在了,結合前言,他幾乎能肯定眼前所坐之人,非龍即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