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夏蟲不可語冰
草根石布衣 by 中秋月明
2018-8-27 20:45
除了圖書館的員工,沒多少人知道這件事情石澗仁更沒想過從這件事裏面得到什麽,這家夥就是純粹的讓自己覺得開心。
可五壹節以後壹上班,楊玉國就很不開心了,下午把石澗仁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去,看得出來盡量在平抑情緒:“今天上午我接到了四份辭職申請報告,全都是景區宣傳片拍攝團隊的成員,這都是臺裏培養了好多年的技術骨幹,現在突然壹下全都要辭職,這對我們區電視臺的正常運轉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妳對他們的技術提升跟引導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了?”
這已經算是很客氣的說法了,如果換做是石澗仁剛到電視臺那會兒,居然搗鼓走了幾名重要的技術骨幹,楊玉國第壹反應估計就是要去區委和市裏面統戰部告狀了,但現在的表情也很不好。
石澗仁沒那麽緊張:“能把辭職報告給我看看……或者說直接告訴我是哪四個人不?”
楊玉國陰沈著臉把幾張單薄的信箋推過來,石澗仁拿起來的時候居然教導上級:“楊臺,作為臺裏面的壹把手,其實跟我們做企業領導的道理是壹樣的,人來人往很司空見慣,如果因為這些員工的事情亂了方寸或者情緒失控,給下屬的感覺就很不好了,這比走幾個人都更重要。”
楊玉國的花白頭發都要立起來了,可猛吸壹口氣不得不承認石澗仁說得沒錯,只能泄了氣壹樣嘟噥:“我們這是事業單位!跟外面的私營企業不壹樣!”
石澗仁輕快的翻翻辭職報告,明顯都是商量過的,內容差不多,覺得自己想尋求更好的發展,感謝臺裏面的培養教導……楊金瑞果然不在其中,他就把幾頁紙遞回去:“喏,這個是負責攝像的,這個是後期編輯,這個是硬件設備兼動畫制作,最後這個我知道他其實壹直有搞了個小婚慶公司,當司儀主持人配個音什麽的算是比較全面,正好四個人能組成壹個基本的團隊接活兒了。”
楊玉國鼻孔喘粗氣:“妳說是他慫恿的?”好像得到確認就要立刻施以雷霆報復了。
石澗仁搖搖頭輕松的靠回椅背上:“楊臺,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想,他們的水準到平京滬海這樣的地方去工作肯定不容易成功,在江州市裏面呢,如果搞個類似的廣告傳媒公司專門拍點廣告片,除非有很好的業務關系,壹年半載內想做得風生水起,難度還是比較大的,畢竟江州也有那麽多同行,他們這個組合裏面啥都不缺,恰恰沒有拉業務的,對吧?”
楊玉國臉上表情可以說是瞬間跟著松弛下來:“好像也是?只能在區裏接點活兒?”
石澗仁點頭:“他們四個中間有仨都結婚,另壹個也有女朋友,老婆孩子父母壹堆人,如果壹起到江州去開公司拉活兒都不現實,人生地不熟的各方面成本都太高,唯獨在本區,他們才能保持技術優勢,又有各種熟悉的商家客戶,所以基本能肯定他們未來的業務範圍還是在本區,那麽播放的主要渠道也還是在我們臺,總不能要求步行街上的海鮮大酒樓把廣告做到市臺去吧?”
楊玉國都有笑容了,哼哼的笑:“那他們就休想從臺裏撈好處!”
石澗仁有點撓頭這種思維模式:“他們給客戶拍壹條廣告收費三五千,如果在臺裏最多每人壹百塊補貼,這中間的差距換做誰都會覺得心裏要算賬,這是人性本能決定的,壓制這種欲望那就只能讓大家吃大鍋飯,成天不提高技術不追求更高更好的生活,那社會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更理智的做法難道不應該是樂呵呵的送他們走,恭祝他們生意興隆,然後給臺裏面帶來更多的廣告業務麽?”
楊玉國肯定是想不通的:“怎麽可能!這些廣告業務……本來制作收入就應該是臺裏面的!”
石澗仁嘆口氣:“不提高技術,憑什麽收幾千塊壹條,不提高技術,臺裏哪有這些制作收入?妳算算看究竟是沒有幾條廣告,養了壹大群閑人的成本高,還是有壹大堆各種廣告,卻只有幾個人幹實事的經濟收入高?”
楊玉國又不在乎錢了:“我們是事業單位,有編制有財政撥款的!再說賺的錢又沒到我的私人腰包裏!”
唉,說到底,還是有點酸溜溜。
石澗仁覺得用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模式對比,估計能給這已經思維僵化的老官僚講壹倆小時,所以簡單明了:“沒了張屠夫還能不能吃刨豬湯?能,那就說明缺了這幾個依舊還能運轉,他們就是多余的,他們幹得好,也能促使其他人更好提高自己,臺裏面的學習技術氛圍不就起來了?”
楊玉國憤憤不平:“難道臺裏就是白幫他們做嫁衣,學好了技術就跳出去?”
石澗仁好笑:“區裏面市場就這麽大,最多能開個兩三家公司相互競爭就不錯了,他們如果把整個區裏面的影視廣告市場做好了,最終受益的是誰?全年廣告收入、全區影視業從業人員、行業經濟總產值、連帶經濟效益這些數字不就是出現在年終總結報告上的硬通貨?這是誰帶領的?沒有區有線電視臺的大力協助和放手培養,能營造出這樣百花齊放的局面來?如果這樣的公司在未來兩三年真的出現了好幾家,臺裏面是不是就應該出面管理壹下,成立行業協會,那肯定是臺長您擔任協會名譽主席或者臺裏擁有行業管理權吧?這樣引導他們做大做強再搞影視廣告產業園面向全市……這又是誰的業績?”
楊玉國已經聽得嘴都合不攏了,壹疊聲的感嘆:“妳的功勞!妳的功勞……妳這年輕就是好,腦子轉得太快了,怪不得無論在哪裏都能做得這麽出色!”
石澗仁悄悄的無奈壹下重新換個誠懇的表情面對:“楊臺,我只是掛職,已經過去快三個月,但未來這些年輕人還要奮鬥幾十年,您距離退休還有十來年,是無功無過的就在這個崗位上無聲無息的過去,還是帶著各種業績往上走,又或者讓整個地區的影視行業從業人員都能自豪的說我是從區有線臺出來的,那可都是妳的弟子門生……這幾種不同的人生結局,其實都是妳可以選擇的……我們套用壹句聽得耳朵都起了繭的話,無論是平京的國家領導人,還是我們區裏的姚書記,每次談話報告都會說開拓奮進,這麽明確的上級指示,這麽好的護身符不用,難道就真的看這麽家有線電視臺慢慢消失在這個菜市場和後山坡的雜草樹木中?”
楊玉國只在乎最後壹句:“怎麽可能消失!”
石澗仁站起身來出門:“我做過棒棒,每壹個棒棒都認為自己的職業不會消失,您認為呢?”
留下把不出錯在嘴邊掛了幾十年的老官僚發楞,好壹陣才反應過來:“什麽棒棒?妳做過棒棒?”
石澗仁早就出去了。